瑞博克文学网>都市青春>外星继承人 > 第一一三章 这只是个开始!
    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的首都,这个城市坐落在梅拉伦湖入海处,市区分布在14座岛屿和一个半岛上,加上郊区,共有两万四千多岛屿,是北欧三国中岛屿最多的城市,因此也有北欧的威尼斯之称。

    秋日的斯德哥尔摩,更是具有无穷的魅力,天高气爽,景色秀丽,古老的城堡建筑,现代的城市设施,闲适的生活气氛,等等等等的一切,都会让一个新来乍到的人感觉到一种扑面而来的优雅,的确,就是优雅。

    可以这么说,如果条件允许,那么瑞典就是你必须要去一次的地方,而去了瑞典的话,斯德哥尔摩更是非去不可,就好比去华国不去上京,就没有到过华国一样。

    正是因为闻名已久,所以程远一行人来到斯德哥尔摩之后,并没有立刻去研究所,而是先在大街上逛了起来,近距离的观察这座城市,以及这座城市里的人。由于有公司的接待人员充当导游,所以也不必怕迷路。

    走在斯德哥尔摩的街头会发现,这里人的脚步比较缓慢,不说比起纽约东京这些大城市,就算比起华国的上京,这边人的步伐也十分的缓慢,这一切都说明这里人的压力很小,生活节奏缓慢。

    “哎。”看着看着,王涛忽然发出一声感慨,“怪不得人家说,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去瑞典,因为在那里是人间的天堂。过去还只是道听途说,但现在亲自来这么一看,果然如此啊,看看,别的不说,这大街上到处都是俊男美女啊。”

    “切,我还以为你要说什么呢,原来你眼里只盯着美女啊。”沈红在旁边不大不小的打趣道。“如果你真这么喜欢,我看你干脆找个瑞典女人结婚得了,这样你就可以入赘瑞典了。”

    “我倒是想。”王涛苦笑了下,“可谁跟我啊?一看就知道,这里的女人都是眼高于顶的高傲,怎么会看得上我。哼哼,要真的能在瑞典过日子,短寿十年也甘心啊。”

    “还短寿,你要真在瑞典过日子,怎么可能短寿。”沈红也叹了口气。“这边虽然冷了点,可空气清新,食物放心,再加上各种高福利,可以说衣食无忧,就算你短寿十年,在这里也可以给你养回去了。”

    “是啊,”王涛接着道,“我都打听过了。这边人简直是太幸福了。听说这边的人如果生了孩子,做父亲的有权9个月不上班,婴儿的母亲也同样不上班,还领全薪在家看孩子。

    孩子16周岁以前。父母均可获得高额的生活津贴,而年满16周岁以后,又完成9年义务教育的青年,如过继续深造上学。也可以获得高额的学习津贴,等于是拿钱鼓励你上学,哪儿跟我们一样。上学还得到处交钱。

    上学免费不说,你在这里要是生病,可以享受病假补助,其数额视病假长短而定,相当于工资的75%~100%,就算是这样,等你真的去就医,医疗费用和经医生之手开的药品开支,也大部分由国家负担;养老更不用说了,基本就是一养到老,有超高的养老保险,根本不用担心老了以后的事情。

    还有还有,好像这边的人就算什么也不干,光领救济金,一个月也有一万三千多克朗,折合也就是差不多一万二人民币,再加上这边物价也不算高,医疗保险都免费,就算是无业游民,也可以悠哉游哉的过一生了。

    哎,这么看来,这里简直就是米虫的天堂啊!”

    听到王涛这么说,那名负责接待程远一行人的,年龄大概三十出头,穿着一身职业正装的,有着一头淡金色长发,名叫艾米丽的瑞典女人笑了笑,用流利的中文道:“呵呵,这位先生说的也对也不对,我们瑞典人或许福利很好,但这边却很少有人会只靠救济金过日子,因为在这里,没有工作是一件很让人伤感的事情。”

    “没工作没钱才伤感,你不用工作还整天不愁吃喝,不愁住房不愁医疗跟养老,那还伤感啥?”王涛问,“我可恨不得能在这里当这种米虫。”

    “呵呵。”那个叫艾米丽的女人继续微笑道,“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首先是基本的需求,也就是俗称的吃喝拉撒睡以及性等生理需求,其次是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等这些都实现了之后,就会有更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嗯,如果按照华国的说法,那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要是在大街上问问人,问问他们最关心什么,十有八九都是关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这些事情,你要是再问他们有没有工作,他们也十有八九都会说有工作,哪怕只是个清洁工。

    所以你看,我们瑞典人只要精神正常,很少有不工作的,而且很多人都愿意做一些无偿的劳动,这是因为他们渴望尊重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因此,如果一个瑞典人不工作,别人或许不会说你什么,但他自己内心的煎熬,就会让他自己承受不了,为了避免这种焦虑,他们会想办法找一样工作,要是实在没合适的工作,那么瑞典人通常就会去选择继续读书,毕竟读书都是免费的。”

    “厉害啊。”王涛咋舌道,“这简直是完美的国度啊。”

    “完美国度?这世界哪有完美的国度。”那个叫艾米丽的女人摇摇头,“我前面说的只是表象,其实我们的高福利,就是你们外人看着好而已,但实际上这种高福利制度已经让我们不堪重负。

    在这里,因为政治的开放性,就连我们普通瑞典人也知道,这种高福利政策不好,问题很多,我们也有很多人想改革,想取消高福利政策,为此有个政党当初就是用这种口号,结果获得大量民意支持上台,但真的上台后想要改革。却发现阻力重重。

    这是因为,我们虽然明白高福利的弊端与坏处,但真的要改变,却都开始自私起来,不想放弃到手的福利,总想让下一代再去改变,而下一代呢,也会想更下一代,因此才一直改革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