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事者,最重要的是沉住气。不能冲动,忍一时之气,谋局。

    对,肯定是这样的。

    坚定了信心,杨若晴眼中的幽暗散去,转而换发出轻松愉悦的光彩。

    这趟来县城,她是跟弟弟妹妹们一块儿陪娘过生辰的。所以要轻松,要快乐,不能露出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让爹娘跟着担心。

    夜里在酒楼给孙氏摆了一大桌,各种各样的菜肴跟走马灯似的上了个遍儿。

    孙氏欣慰之余,忍不住道:“这么多菜,咱几个人都吃不过来,眼睛也看花了,晴儿啊,这会不会太铺张浪费了啊?”

    “外面大街上那么多乞丐,一堆的老人孩子都吃不饱饭,我这过生辰摆这么多,我自个都过意不去啊!”

    杨若晴道:“娘,您一年才过一回生辰,咱多摆几道菜咋啦?不犯法,也不伤天害理,您就安心的吃吧!”

    大安也道:“娘,您和爹把我们辛辛苦苦拉扯大,也该享享福了,今日姐姐做东摆了一桌,您就敞开了吃,您若是觉着铺张浪费,大不了吃剩下的菜,不要扔,明日我们继续吃就是了嘛!”

    杨若晴微笑着点头,“对,大安说的对,明日就不用炒菜了,娘就别觉着过意不去了,安心吃吧。”

    老娘真是善良啊,这一桌子菜算下来,也不超过五百文钱,可是娘却觉得太铺张浪费了。

    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

    殊不知那些真正的有权势的人,随便一坛子酒,都不止这个价钱。

    他们吃喝玩乐,做各种花销,只有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他们醉生梦死,他们纸醉金迷,他们挥金如土,他们视人命如草芥。

    他们一掷千金的时候才不会去考虑外面大街上有多少老人孩子吃不饱饭穿不暖衣呢。

    “晴儿啊,外面咋那么多乞丐啊?到处都是,今个下昼我们几个打算去那后面的街上转转,看到到处都是乞丐在乞讨,好多差役过来撵,这里撵到那里,那里撵到这里的。是不是哪里出了啥事啊?”杨华忠突然问道。

    杨若晴抬头看了一眼老爹,微笑着摇摇头:“不清楚,咱大齐那么大,某个地方闹灾荒了往这里逃难,也不稀奇啊,那年河兰州一带旱灾虫灾,咱这里不是也来了一堆乞丐么!”

    “等到他们家乡的灾荒问题得到解决了,自然就回去了,没事儿。爹,吃菜啊!”

    杨若晴赶紧招呼起来,并分别递给杨永进和大安一个眼神。

    这些乞丐们来自东海的事儿,杨永仙知道,杨若晴也私下里跟大安那里谈到了这事儿。

    大安的态度跟杨若晴是一样的,解决问题,需要时间。

    吃过夜饭,孙氏跟杨若晴这商量道:“晴儿,听说县城往西的一处观音庙很灵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