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嘴里嘀咕着,把臭袜子随手甩到一边,再将铜板揣到怀里,站起身四下瞅了几眼,一头扎进了张记包子铺。

    张记包子铺是清水镇一家老店,据老杨头说,当年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张记包子铺就开在这了。

    很多年过去了,张记包子铺历经好几辈人的努力,终于在清水镇的早点行业稳居第一把交椅。

    老杨头小时候,张记包子铺是一间低矮的茅草屋子,前面摆了两张桌子,掌柜两口子一个烧锅水一个揉面,一笼笼的蒸包子馒头。

    到了杨华忠那一辈,张记包子铺已经有了两间青瓦屋子,屋子里有灶台烧锅蒸包子馒头,外面一溜儿的小炉子,上面架着大铁锅煮饺子混沌面条。

    边上搭着茅草棚子,里面摆着几张简直的座椅供顾客吃食。

    等到杨若晴和骆风棠他们那一辈的时候,张记包子铺已经是带院子的三间大铺子了。

    铺子里面摆满了桌椅,掌柜两口子掌舵,还请了几个伙计帮忙。

    如今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张记包子铺已经成了两层阁楼,后面带大灶房和伙计们住的屋子,库房。

    二楼住家,一楼大厅装饰了一番,分割成大堂,以及两三个单独的小包间。

    年轻的老板娘站在柜台后面,涂着蔻丹的指甲熟稔拨弄着算盘,在她身后的整面墙壁上挂着一排排竹板。

    竹板上用黑色的笔墨写着醒目的早点品种,规格,以及相应的价位。

    包子馒头饺子混沌面条一样不缺,糍粑米糕煎饼粥泪也是应有尽有。

    在前人的基础上,后辈继续努力,张记包子铺的生意如今是如日冲天。

    大白站在柜台前,仰着头望着老板娘身后挂着的菜单流哈喇子。

    “小兄弟,想要吃点啥?随便点!”

    老板娘暂停下手里的算盘,抬起头笑眯眯招呼起大白来。

    大白眼睛望着竹板,伸手戳着一口气点了好几样。

    包子,蒸饺,炒面,年糕,豆腐脑,啥都不缺。

    点完了他又问老板娘“那啥……鸡肉灌汤包里头装的是鸡肉还是猪肉?”

    老板娘正拿着一张纸在快速的记,闻言笑着撩了他一眼,好脾气的道“小兄弟尽管放心,咱张记是百年老店了,童叟无欺!”

    大白还想再问几句,老板娘看了眼他身后“敢问客官几个人?”

    大白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就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