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出现的声音让赵如意一吓了一大跳,“我们在说过节的事情。”

    “过节的时候里坊人不多,大家歇着就行。”

    “里坊的人不多,但是元安渠灯会上的人多呀,我们不能去那边摆摊吗?”赵如意提议道。

    丁隶城向来对这些节日不太敏感,有些节日店里会人多,有些节日店里会人少,一般过节是多数人阖家欢乐的时节,可是对于他来说,什么过节都是一样的,家里统共没剩下什么人,族里的人看着他又恨不能离他远一些,所以过节的时间,对他来讲并没有什么不同。

    “你不回去同你阿姐一起过节吗?我以为大家都是回家去过节的。”

    赵如意答道,“我们不过节,阿姐她也不过的,还为灯会的活动准备了绣品和络子去卖,七夕节上很多成对的佳人,同心结卖的特别好,阿姐才不会放过这个好时节,前两年也是这样的,她去灯会卖同心结,我在家温书,今年这书是再也不用温了,原本还想着咱们能去元安渠边上赚个过节钱,若是东家你放咱们的假,那我就去帮阿姐卖同心结了。”

    “那你是怎么样的想法?”

    “当然是想去元安渠卖一尺牛了,若是生意好,早早销完,也不耽误晚些时候去逛灯会。”赵如意回道,“并且这烤架也容易放在推车上搬去那边,只不过咱们若是想摆在好的位置,就需要早早去占着位置。”

    “那就去吧。”

    丁隶城原本以为,赵如意这个年纪的女郎都爱在七夕节打扮一番去灯会上游玩,若是错过这一年两度的灯会,会觉得有些遗憾,谁知道她看起来对别人所向往的灯会不感什么兴趣。

    赵如意若是知道丁隶城的担心,定会发挥一下现代人的优越感,在梁朝,灯会还是每年度的盛事,因为实在没有什么过于科技的娱乐活动,可是在赵如意之前的生活里,灯光秀烟火表演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所以她也就压根不对这灯展有什么兴趣。

    听到东家的许可,赵如意干劲十足地开始准备在灯会上卖的东西,邱叔只帮着他们准备消耗的食材,因为腿脚不方便,所以不去元安渠边,方俊和阿来在客流量高峰过去后可以轮流出去玩,所以也不觉得这活计有什么辛苦,一伙人在厨房热火朝天准备着出摊的事宜。

    过了中午的忙时,方俊嚷着要吃一尺牛为七夕出摊加油,这要求看起来无可反驳,丁隶城向来不在吃喝上小气,所以方俊跟阿来嘴馋的时候,也时常会就地啃串。

    赵如意原本在门前烤着一尺牛,他们店的门口突然走过来两个跟自己年岁差不多的女郎,互相说笑着走过,看起来像是闺蜜趁着闲暇出来逛街压马路,门口每天路过男女老少很多人,赵如意多看了其中一个女郎好几眼,只因她的发髻上,带着一只跟丁隶城昨天晚上送给自己的蝴蝶兰簪花形状差不多的簪花,随着她的走动,那轻盈的花瓣居然是随风摆动的,乍一眼看上去像是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在煽动翅膀,在发髻之间活灵活现。

    这戴起来还是挺好看的,赵如意心想,梁朝版本的仿生学在女子饰品中的应用。

    她撤回目光看了眼自己身上深青色的粗布工作服,说起来,自己到梁朝以后,还没有过她们俩这样有钱有闲的压马路时光,不由她眼中露出了几分羡慕,什么时候她跟阿姐也可以这样,带着珂儿逛街,想逛多久逛多久,想买什么买什么。

    她到梁朝之后收到的第一份礼物居然来自丁隶城,而且是这样表情表意的礼物,她居然还收下了。

    赵如意发了一瞬的呆,不由笑出声来啊,这蝴蝶兰的簪花居然还是今季的流行爆款,这才过了半天功夫就在店门口看到有人戴的同款,似自己这样天天站在店门口,没准每天都能看到十个八个戴着这流行爆款的簪花。

    方俊早等在烤架旁看着自己的肉串,“如意,你方才在笑什么?”

    “没什么。”

    方俊一脸狐疑,“没什么?笑得挺开心的。”

    赵如意抬起头,把烤串递过去,转移了一下他的注意力,“我们去元安渠边的灯会摆摊,会发生什么事情?”

    “发生什么事情?”方俊重复了一下她的话,七夕节的灯会是一年当中热闹的时节,“以往这个节日里坊里人少,我们又不出去摆摊,我和阿来还可以轮流休假呢,有时候邱叔也回去,只剩下东家一个人看店的。”